第二百二十九章 鉴别古琴(二更之一)-《药师仙踪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等把琴取出来时,严子休远远望去,只见琴体匀称平和、神恬气静,漆色温润悦目,不由得点头赞赏。

    田华问道:“严老弟,莫非此琴不错?”

    “水含珠而生色,山蕴玉则生辉,确实是一张好琴。”

    由于严子休坐在前排,这话又被黄老先生听到了:“严小友可愿上台共同鉴赏?”说完带头鼓掌欢迎。

    下面的林老板、蔡高阳和田华跟着鼓掌,带动了观众们一起鼓掌。台上的另外两位主宾,带有疑虑地礼貌性鼓了鼓掌。

    严子休也没客气,上了讲台。女观众顾映之也站在了古琴旁边。

    黄老问:“严小友可能看出此琴优劣?”

    这是一张仲尼式的古琴,通体皆是流水断,断纹波光粼粼。

    严子休拨动残存的三根琴弦,顿时即从琴腹内发出幽古灵透之声,令人顿消躁妄之气:“此乃一张宝琴。”

    黄老先生又问:“出自何朝何代?”

    严子休早已用望气诀和时光回溯术看过了:“宋代。”

    女观众顾映之轻轻一笑:“严医生说此琴是宝琴,确实不错。朝代却是说错了。”

    严子休问:“愿闻其详。”他不急着反驳,而是先听听对方的依据。

    顾映之道:“我是按明琴的价格买的,当然希望它是宋琴。但是此琴腹内有款识,写的是大明万历丁丑年黄文昊制。诸多专家都判断为明琴。所以严医生看错了啊。”

    听到严子休判断错了,林老板等人自然是惋惜,当然也有看笑话的。

    比如中环古琴社社长丁永宁,就不屑地一笑。他觉得小年轻就是小年轻,碰巧说对一句两句还行。实战起来,还是功力不足。

    黄老先生端详了一番此琴,又用手电筒照着,看了看琴腹内的款识,有些拿不准:“严小友说是宋琴,我初看也有这种感觉。不过这琴腹内的明人款识,让我有些犹豫了。”

    本章部分内容参考与化用了马维衡先生的《琴事百问》,特表致谢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