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下面一片热烈掌声。 严子休开始讲课:“各位新老朋友,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。基础理论一共有五条,由于时间的关系,今天重点学习第一条。” 下面有人心里嘀咕,是不是这严医生保守啊,一个上午就讲一条? “各位熟悉中医的朋友都知道,人的疾病有内因、外因和不内不外因。外因有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,细菌、病毒、水火虫兽等意外伤害等,不内不外因有饮食所伤、劳倦过度等。当然有的把水火伤害归类于不内不外,但这不是我们要讲的重点。我们重点讲的是内因,七情和九气, 五毒包含在其中。” “哲学上讲,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因素,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。我们不是不重视外因,而是更重视内因。正面地说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?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。反面地说,物必自腐而后虫生。这都说明了内因的重要。” 下面的听众都聚精会神,有的刷刷地做笔记。 严子休用粉笔在大黑板上板书了第一条:人的意念活动对人体的气血有定向性和定位性。 “这一句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人的思维和情感,是对气血的运动和分布是有影响的。在座的朋友,有没有谁能举个例子?” 老马第一个举手:“怒发冲冠。” “没错。马主任说得对。我们生怒气的时候,气血是往上冲的。脖子发硬,头部发胀,血压上升,夸张的说法是头发都竖起来,把帽子顶高了。还有没有其他例子?” 谢院长举手:“吓尿了。” 大教室里顿时一片笑声。 严子休也笑了:“谢院长说的,话糙理不糙。《黄帝内经》的《素问·举痛论》里面讲九气,马主任说的是怒则气上,谢院长说的是恐则气下。很多人在害怕的时候,就想去卫生间。” 他转身在黑板上把九气写了下来:百病生于气也,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,寒则气收,炅则气泄,惊则气乱,劳则气耗,思则气结。 “各位,这九气就是第一条理论的验证。在《诸病源候论·气病诸候》里面,对这九气也有类似的描述。伍院长能不能对九气举个例子?” 伍院长和谢院长见面的时候,还是有些自卑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