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九章 论西游孰是孰非,寻遗址发现生机(二更之一)-《药师仙踪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进入修仙界第九天。在这一天里,严子休和兰梦飞行了六万里。

    路上他们也没闲着,坐在祥云上面、护阵之中,严子休学习《仙医指南》,兰梦读《西游记》。

    读到精彩之处,兰梦还和严子休探讨一二。

    《西游记》这本书,严子休读了好多遍了,    而且还有一定的感悟。对兰梦的问题,自然是解答得鞭辟入里。

    兰梦问他:“斜月山三星洞,是不是有什么含义?”

    严子休说:“在我们那的文字中,心,就是一个斜钩,三个点。所以这斜月山三星洞代表心。”

    讲到此处,他想起小时候,    母亲在带着他回家的路上曾经出的谜语——一个小砂锅,炒三个豆,    留下一个,蹦出去俩——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“心”。

    “心?为什么菩提老祖住在心里?”

    严子休解释道:“菩提就是觉,菩提老祖代表灵觉真心,孙悟空则代表妄想识心。一个是祖,一个是孙,本末关系很明显嘛。本就是本体,末就是相用。”

    “难道说这不仅仅是一本玄奇神怪的,里面还在讲修行?”

    “对呀。你很有悟性。”严子休给兰梦比了个大拇指。

    被夸奖了一句,兰梦很高兴:“那孙悟空大闹天宫,到底是谁的责任?”

    “我觉得两边都有问题。孙悟空只悟了偏空,并没有发出慈悲心,所以菩提老祖看出他要膨胀,就让他下山试试有几斤几两。果然他回去之后,    恃强凌弱,闯龙宫抢宝贝。这不就是狂妄自负了吗?另一方面,    天宫方面对他也没有坦诚相待,只是想哄着他不闹事。就像有的婆婆哄儿媳妇,    哄一时可以,    时间长了还是没用。”严子休谈自己的看法。

    兰梦也有她的看法。“我们修仙界就是这样啊。谁拳头大谁有理,膨胀不是正常的吗?”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孙悟空何必埋怨佛祖把他压在五行山下面呢?佛祖的拳头更大,按你说的不是更有理吗?”严子休反问。

    兰梦有些词穷了:“这……大概是我一开始把自己当成了孙悟空了吧。谁和我作对,谁就不对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从自我出发,孰是孰非、谁对谁错,就会争论不到头。”

    “那到底有没有对错呢?”兰梦问道。

    “有啊。从公理来出发,就有对错之分。”

    “公理是谁的理呢?”兰梦追问。

    “公理就是大家的理,把每个生命都平等地来看待。从这个角度出发,就能分清是非了。大家互相尊重,互不干涉,互不伤害,守望相助。符合这个的,就对;不符合的,就错。这不很简单吗?”严子休总结道。

    “这种愿景,说起来是令人向往。可惜修仙界做不到啊,都是互相抢。”兰梦憧憬了一会,又叹息道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