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你看这治疗费,多少钱?”中年男士问。 “伍院长规定,三十块。” 中年男士给了三十块。 “才三十?不行,太少了。德祥,给严医生三百。”老人有点惊讶,果断地对中年男士说。看来他们的经济条件不错。 “不用,医院规定多少就是多少。”严子休想了想,又说,“要不这样,医院刚成立一个救济基金,帮助困难患者的。你们如果有心,可以捐给基金。” “好。严医生,我知道了。你的人情我也记下了。回头我给你送锦旗,帮你扬名。”老人说话做事毫不拖泥带水,“我们就不打扰了。德祥,我们走吧。” “好,这是您的病历本。走好。”严子休站起来送到门口。 也许是口碑相传的缘故,来找严子休看病的人陆续上门来。严子休又看了八个病号,都是随手而愈,不用再来复诊了。 中间,后勤科的人送来了碗筷和饭盒。 快下班的时候,伍院长和老马以及一位狐狸脸中年女士来了。 “小严,这是你的善款收据。我们对困难病患家庭排查了一遍,一共有二十多个,包括周彦说的那个男人和他爱人,都全部资助到位了。一共用了两千,这是清单。”伍院长递过两张纸条来,说话做事果然滴水不漏。 老马点点头,表示同意这个说法。 “这太好了。”听到大家的困难都解决了,严子休由衷地感到欢喜,接过纸条大致一扫,把收据留下,清单还了回去,“伍院长和马主任做事高效,令人佩服。” “哈哈。”伍院长颇为高兴,谁不喜欢做好事呢,谁又不喜欢被人赞扬呢,“这主要还是多亏了你。对了,小严,我和马主任商量了一个章程。困难病患家庭申请补助,要尽可能提供居委会或村委会的证明。当然,特别紧急的情况,先行救助,后补证明。” “周到,非常周到。先救助再补证明,不愧医者仁心。宁愿被个别人钻了空子,也不能耽误了病情。”严子休比了个大拇指,“伍院长,咱们全区有多少医院?” “大型的一个,中等的像咱们这样的十个,乡镇卫生院一百六十个。” 老马多通透,一听就明白,问道:“小严,你是想通过全区的医院对病患家庭都资助一下?” 严子休说:“是啊。如果不是周彦,我还真不知道有如此困难的家庭。马主任,请你和吴专员汇报一下。我再拿二百万成立专门基金,专门做这件事。”他不在意当着伍院长等人表态,因为大家早晚会知道。 老马跑了一上午,对困难病患家庭的情况有了亲身接触:“好。” 他对严子休的初心和风格,已经非常了解,所以没说一句多余的。一切尽在不言中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