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.4-《我的上海老布》
第(2/3)页
对于爱情,巴金十分执着,他曾这样说过:“我看不惯那种单凭个人兴趣、爱好或者冲动,见一个爱一个,见一个换一个的做法……多多想到自己的责任,应该知道怎样控制感情。”而他也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他的信念。
巴金对萧珊一往深情。
28年相濡以沫,“任它溺水三千,只取一瓢饮”的爱情,巴金只爱萧珊。
以至于肖珊去世后,巴金写了《怀念萧珊》、《再忆萧珊》、《一双美丽的眼睛》等文章。
巴金经常这样说:“这并不是萧珊最后的归宿,在我死了以后,将我俩的骨灰合在一起,那才是她的归宿。”足见其爱之切,其情之浓!
他说,两个人在一起,用一时的情感把身体系在一个共同的命运上,就应该相互帮助,相互谅解,相互改进自己。
他还说:“我进了门看到她的面容,满脑子的乌云都消散了。我有什么委屈、牢骚,都可以向她尽情倾吐。有一个时期我和她每晚临睡前要服两粒眠尔通才能够闭眼,可是天刚刚发白就都醒了。我唤她,她也唤我。”
纪念展上,从活泼鲜丽的青年到沉稳端庄的中年,再到凝重疲惫的1960年代,多幅萧珊的珍贵历史照片配以同时代作家描述她的文字来共同展示。
包括她与巴金相濡以沫的爱情、她对子女倾情奉献的母爱、她美丽端庄的形象、她生活中的点滴也全在展览中得以呈现。
另外,萧珊与友人的通信、作为义务编辑时与作者的通信也在展览中展出。手稿上端丽娟秀的文字、遍布稿纸的圈叉涂改,诉说着一个译者的心血,有的译稿上面还有巴金修改和增补的手迹。
------
从展厅出来,王有节发现故居的餐厅里竟然还有一架钢琴。
钢琴旁边有介绍,原来这是萧珊用自己第一部翻译作品的稿费购买、赠送给她女儿小林的礼物。
第(2/3)页